扣球绝杀
2022年12月,锚定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决定,百千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程年刺方明确提出要实现一年开局起步、考广三年初见成效、东多地出五年显著变化、台冲扣球绝杀十年根本改变的锚定目标任务。
今年是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据不完全统计,程年刺方截至目前已有广州、考广珠海、东多地出汕头、台冲佛山、锚定韶关、百千梅州、程年刺方汕尾、东莞、中山、阳江、肇庆、清远等地市针对性发布行动方案,江门、茂名、潮州等地市则制定了相应行动计划。
舟行过半,距离完成“百千万工程”第二个阶段性目标任务,还有不到半年时间。进入冲刺期,各地市如何加快塑造优势、调整结构、增强动力、实现价值,透过行动方案或可见一斑。
将发展产业放在首位
县域要振兴,产业必先行。nba比分预测球探在各地市发布的行动方案中,不约而同将发展县域产业列为“重头戏”。
细观下来,多地发展县域产业的路径高度一致——集约集聚、入园发展。通过建好建强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和各类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在空间上聚集。
具体而言,珠三角各地市侧重于“优旧”。长期以来,珠三角以不足全省1/3的土地,创造了近八成的GDP,但随之而来的是土地开发强度快速上升,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地均已超国际公认的30%警戒线,亟须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中山市小榄镇绩东二社区智能锁具产业基地。图源:小榄发布
对此,中山提出将更高质量推进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加快推进跨镇街产业园区建设,统筹推进大型产业聚集区建设等。东莞提出实施老旧工业园区提质增效计划,推动35个现代化产业园区加快改造,让大中小各类产业项目都能及时找到落地空间。
土地资源充沛的非珠三角地市则着重聚焦“拓新”。例如,韶关在行动方案中提出,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1+6”平台建设,NBA比赛日推动县域产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等。梅州明确,要推动产业平台提质升级,力争三年累计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超110个、百亿园区达4个、主平台规上工业产值超400亿元。
此外,广州、佛山、中山、东莞等地市均在相关文件中提及帮扶协作特别是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的内容。通过市际帮扶,上述地市一方面能够“腾笼换鸟”疏导本地过剩产能、增拓经济纵深,另一方面也能与受帮扶地携手带动引进一批关联度高、根植性强的优质企业,共建产业集群、强化整体实力。
县域资源相对稀缺,环境容量有限,因此在产业选择上必须突出重点、锻强长板,因地制宜打造县域支柱产业、首位产业。
就拿选择竞逐预制菜赛道的清远和肇庆来说,前者拥有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和西牛麻竹笋五大百亿产业,提出将打造175亿元产值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后者提出打造“西江菜”美食品牌,促进涉农县(市、区)设立食品饮料预制菜特色产业基地。
构建更多产业新支柱,离不开精准招商引资。
广州在行动方案中提出,将推广“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引资新模式,新引进一批百亿元、十亿元级的重大项目。珠海同样扭住场景这一关键,提出将创新应用场景30个以上,打造全国全省应用场景创新“首发市”。
因地制宜推进县域镇域建设
持续提升县域、镇域综合承载力,促进县镇村一体强起来,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具体实施中,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各地市又各有侧重。
先看珠三角。广州、珠海、佛山、中山等地市在各自文件中明确,将按照小城市标准加快推进一批中心镇试点建设,着力做强乡镇这一联城带村的关键节点。
背后逻辑,同珠三角发达的镇域经济息息相关。《2024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显示,广东有124个镇入围,其中珠三角117个镇,占比超90%。相较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珠三角各地市的镇域经济发展起步早,专业化、特色化、产业集群型特征显著。
以佛山市两大“千亿镇”——南海区狮山镇和顺德区北滘镇为例,前者拥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光电等6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支柱产业;后者以家电制造业见长,全国每生产20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来自北滘。
乡镇地处县、村之间,是乡村寻求服务和县城延伸服务的交汇点。珠三角乡镇产业发达,吸引集聚了大量人口,但也面临公共服务资源紧张、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将其按照中小城市规模规划建设、赋能提级,能够在优化提升自身综合服务水平、更好满足域内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部分地市则将重点放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上。原因在于当地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县域经济薄弱。
城镇化率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据公开数据,截至2022年末,珠三角核心区人口城镇化水平为87.48%、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分别为61.26%和48.04%,北部生态发展区为53.06%。除珠三角外,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城镇化率至今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想要留得住人口、聚得住人气,必须先把县城这一区域龙头做强,将放大县域综合实力作为主攻方向。
可以发现,各地市所选中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均属当地基础好、潜力大、有特色的县城: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是广东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世界过山瑶之乡”;汕尾市海丰县2024年GDP总量位列全市第一;梅州市蕉岭县属于原中央苏区县,红色资源丰厚……
通过设立试点,加快补齐这些县城在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市政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的短板,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意在让其更好担负一域“火车头”的职能,带动周边向上跃升。
改革浪潮中的不同面向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广东聚焦“人进城”“钱进县”“盘活土地”“放权赋能”等关键领域持续深化改革。在各地市发布的行动方案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培育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高频词。
先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和丘陵面积约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60%,平原只占约10%,集中连片耕地稀缺。
耕地过于细碎化,不利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也不利于乡村产业集中布局和集聚发展。因此必须将土地“化零为整”,一体推进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整理,在打造连片良田的同时,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废弃工矿用地等,更好满足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用地需求。
其次是培育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只有当村集体握有可支配资金,才能更好依托既有资源发展富民兴村产业、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
例如,韶关提出,推动“社村”合作试点带动村集体增收。清远提出,引导村集体因地制宜探索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为了进一步激发县镇发展动力活力,一个重要途径是扩大其整合使用资源的自主权,赋予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广州就在其行动方案中明确,将持续推进扩权强区、强区扩权改革,深化赋予特大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改革,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的区级相关权限调整由镇(街)实施。
在共性改革课题外,针对自身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各地市还提出一些独具本地特色的改革举措。
毗邻澳门的珠海在行动方案中提出,积极探索跨境跨区政务服务协同机制;汕头锚定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提出将深化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着力激发蓝色动能。
中山则将重点聚焦于深化营商环境改革,该市在行动方案中提出,将高水平建设火炬开发区省级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谋划推动更多镇街纳入试点范围。
早在2022年,中山市就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改革重点工作,面向深圳等珠江东岸城市群,积极推进“深圳研发+中山制造”合作模式,发展“产业飞地”“反向飞地”。
今年中山继续发力营商环境改革,有一个重要背景是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深中两地通行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30分钟。打造优良营商环境,能够更好借力一桥之隔的深圳,赋能自身家电、五金、灯饰、家具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
把“百千万工程”推向深入,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激发全民热情的“撬点”之一,就是抓好办成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用更多让大家可感可及的变化凝聚人心。
以“汽车大市”东莞为例,其汽车保有量超420万辆,位列全省第一,市容市貌却长期受制于混乱的停车秩序。聚焦该问题,东莞在相关文件中提出,今年将在全市试点开展学校、医院、商圈和交通站场周边交通秩序微整治。该事项也被列为2025年东莞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就人口结构而言,东莞的常住人口超千万,其中外来人口占比约七成。如何充分激发数量庞大的“新莞人”潜力?东莞明确,将健全集体物业租户、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常态化参与村内公共事务协商议事,引导支持常住人口深入参与基层治理。
此外,不少地市还在各自文件中提及发挥企业特别是央企的作用。例如,佛山提出将在今年累计建成300个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项目等,韶关提出健全完善重点建筑业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项目库机制。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以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为代表的建筑业央企,通过市场化项目与公益项目,助力相关地市推进镇村风貌提升、基础设施补短板、产业提质升级等工作。
其中,中铁(广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组织43家成员单位,参与河源、汕尾、梅州等11个地市、30个县(市、区)、208个乡镇(街道)建设。2024年,中国建筑在广东实施相关项目1292个,总投资额超290亿元。
长期以来,广东都是全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民营经济为全省贡献了五成以上的GDP、六成以上的进出口额和税收、七成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八成以上的就业。央企在技术、资源、市场方面的优势突出,各地市通过强化与央企的协作,也能够进一步牵引带动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广大市场主体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
汕头和潮州则在相关文件中提及发挥“侨”优势助力县镇村建设。两地海外资源十分雄厚,目前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1500万人,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及港澳同胞眷属约200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潮州。今年,潮州将举行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作为国际潮团总会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国际潮团联谊年会自1981年起每两年一次于世界各地举行。上一届于2024年11月18日至20日在汕头举办,其间签约项目63个,总投资额达622亿元,以“侨”为桥作用极为凸显。
对此,潮州提出,将以举办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为契机,深化潮商潮侨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最大限度发挥办会兴城效应,发动潮商潮侨把优势资源带回潮州,推动海内外产业、人才、信息和技术对接。
文字/制图:南方+记者 陈嵘伟
(责任编辑:热点)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12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对伊朗采取单边行动,美方未参与。 ...[详细]
-
在长三角,一小时高铁,可以从上海抵达周边多个城市;在江苏苏州吴江区,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理营业执照、准入类许可等多个证件的一次性跨省通办通取;在浙江嘉兴嘉善县,跨省公交把“景点”变成旅游线路“站点”,提升 ...[详细]
-
据珠海边检总站横琴边检站统计,6月6日,横琴口岸单日出入境车辆再次突破1万辆次,达10300辆次,创下口岸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这也是今年以来横琴口岸单日车流量第8次刷新历史峰值。今年以来,内地丰富的消 ...[详细]
-
“三北”生态行:“以工代赈”让农牧民由治沙“看客”变“主角”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2日电记者李云平)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自“三北”工程攻坚战开展以来,内蒙古创新群众参与机制,推广“以工代赈”模式,累计带动10.4万农牧民参与,发放劳务报酬10.2 ...[详细]
-
1月9日,由《今日保险》杂志、《今日保》主办的“今日保·中国保险白象榜”出炉。慧择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择”)旗下定制IP产品——“达尔文8号”系列重疾险入选“年度健康险领航产品”。连续霸榜5 ...[详细]
-
全国各地众多景区为2025届中、高考考生准备了丰厚的专属优惠大礼包即日起至暑期结束凭本人有效准考证及身份证)即可享受免门票、门票折扣交通优惠、体验特价等多重福利快带上你的准考证开启一段轻松愉快的考后之 ...[详细]
-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离校前促就业关键冲刺期,教育部今天启动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月活动,活动主题为“政策护航 加力扩岗”,时间为2025年6月—7月。据介绍,为让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全方位了 ...[详细]
-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各地麦收加速推进 夏种夏管有序进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夏收、夏种、夏管由南到北快速推进,各地抢抓时机、因地制宜,依托科技力量夯实粮食丰收基础。各地麦收加速进行。河南麦收整体进度已超98%。在鹤壁市淇县,收割机、运粮车均安装了定 ...[详细]
-
7月3日,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邹磊在集团总部会见卢森堡驻华大使卢睿朗和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桑杰·沙玛一行,双方就深化国际合作进行座谈交流。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杨鹏参加会谈。邹磊对卢睿 ...[详细]
-
“三夏”时节,我国夏粮主产区陆续迎来大规模机收。沃野平原、丘陵山地,曾经需要农民早出晚归、肩挑背扛才能完成的繁重农活,如今在“黑科技”农机的帮助下,劳动量大幅下降,效率大幅度提升。哪些农机设备,代表我 ...[详细]